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BC%B7%E5%88%B6%E6%94%B6%E9%9B%86%E7%94%A8%E6%88%B6%E8%B3%87%E6%96%99-google%E6%8C%A8%E8%BD%9F%E4%BE%B5%E7%8A%AF%E9%9A%B1%E7%A7%81-202513241.html
強制收集用戶資料 Google挨轟侵犯隱私
自由時報 – 2012年1月26日 下午2:33〔編譯管淑平、記者胡清暉/綜合報導〕不管是使用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、免費電子郵件服務Gmail,還是搜尋引擎,Google即將掌握更多你的網路活動足跡。Google二十四日宣布新的隱私權政策,將整合收集旗下幾乎所有網路服務用戶活動資料,以便提供更個人化的搜尋結果和廣告,但由於這種新方式預設所有人一律加入,不讓使用者有「選擇退出」(opt out)的機會,而遭抨擊。
整合服務 強迫消費者接受
Google原本就已在收集使用者部份網路活動資料,但是,這次即將於三月一日起生效的新作法,將首次追蹤用戶在其旗下不同網站的活動紀錄,並將這些資料整合在一起。Google隱私事務、產品暨工程部門主任惠登在部落格上說,新政策適用除了Google錢包、Chrome瀏覽器和Google Books之外的所有服務,會將用戶在Google各單一服務提供的資料合併,「簡單來說,我們將在所有產品上都視你為單一用戶,這表示會有更簡潔、直覺的Google使用經驗。」
三月生效 可能會激怒用戶
這項新措施有助Google根據用戶網路使用習慣提供個人化搜尋結果和廣告。但是Google不給使用者選擇不加入變更後新政策的餘地,等於強迫用戶接受。Google收集的資料如,使用者何時啟動手機平台、登入帳號,或者搜尋紀錄,也能在用戶電腦上儲存紀錄檔追蹤用戶逛過哪些網站,用了什麼地圖軟體估計其所在位置。
消費者權益促進人士批評,新政策可能會激怒用戶,他們從沒預期自己的資料會被這麼多不同網站共用。權益組織「常識媒體」(Common Sense Media)執行長史泰爾說,「Google新隱私權政策令人失望和有點害怕」,消費者應有不採用新作法的選擇權。
相較於蘋果和社群網站「臉書」(Facebook)成功打造整合多產品的「統合環境」抓住使用者,Google的用戶資料分散於眾多服務平台,分析家認為,Google意圖效法這些公司,創造跨產品無縫使用環境。
除了Google,Facebook以「時間軸」(Timeline)型態呈現個人檔案頁面,原本採自願使用,現在也將改為強制使用,但「時間軸」被批評更容易暴露過去活動紀錄。Facebook去年底才因隱私權爭議,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(FTC)達成和解,承諾未來更改隱私權設定需經用戶同意。
另類監視 人肉搜索更容易
對Google的新作法,新北市政府研考會主委、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吳肇銘分析,想要在網路世界愈方便,通常就要愈開放,隱私權也會愈沒有保障,從過去資訊散落在各處,到目前Google已逐漸統合個人郵件、行事曆、網路搜尋、影音資訊等功能,未來人肉搜索將會更容易,形同另一種形式的社會監視。
因此,他建議,民眾在網路登錄時要留意自己究竟同意了那些項目,同時也要適度壓抑自己想show的潛藏性格。
--
由 銷售王工商名錄網 於 1/28/2012 05:42:00 上午 張貼在 銷售王工商名錄網
留言列表